PMP知识问答集锦(二) :变更请求的四项措施、项目收尾的顺序、变更处理流程图、收集需求的工具、思维导图
11、变更请求的四项措施分别是什么?
定义:为使项目工作绩效重新与项目管理计划一致,而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。
使用场景:实际绩效与计划之间已存在偏差,需要纠偏;
定义:为确保项目工作的未来绩效符合项目管理计划,而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。
使用场景:防止实际绩效与计划之间出现偏差,需要防范;
定义:为了修正不一致产品或产品组件的有目的的活动。
使用场景:产品组件有质量问题,需要修正;
定义:对正式受控的项目文件或计划等进行的变更,以反映修改或增加的意见或内容。
使用场景:针对受控文件或计划的变更。
如果改变了计划,一定是更新。
前面三者:计划不变。
12、项目收尾的顺序?
核实范围、合同收尾、财务收尾、行政收尾(移交、收集记录、审计、总结、归档),吃饭 安 抚或庆祝,解散。满意度调研可以在收尾后完成。所以遣散团队之前要执行经验教训和庆祝(安 抚)
13、变更处理流程图?
14、收集需求的工具:数据收集(问卷调查、标杆对照)
适用于干系人特别多,想要快速完成调查、受访者地理位置分散。
将实际或计划的产品、过程和实践,与其他可比组织的实践进行比较,以便识别最佳实践,形成改进意见,并为绩效考核提供依据。标杆对象来自组织内部或外部项目。
15、收集需求的工具:决策(投票、多标准决策分析)
15.1、投票
- 大多数原则:少数服从多数,40%的要服从 60%的;
- 相对多数原则:适合候选超过 2 个的时候,每一个都没超过 50%。比如第一个 35%,第二个 20%,第三个 45%。这时服从相对多数的 45% ;
- 一致同意:德尔菲技术。一群专家主观预测,背靠背不见面以匿名形式回答问卷,然后交给主持人,最后取得相对一致意见;
- 独 裁:一个人说了算。
15.2、多标准决策分析
借助决策矩阵,用系统分析方法建立诸如风险水平、不确定性和价值收益等多种标准,从而对众多方案进行评估和排序的一种技术。
16、收集需求的工具:数据表现(亲和图、思维导图)
16.1、亲和图
用来对大量创意进行分组的技术,以便进一步审查和分析。(归纳)
16.2、思维导图
把从头脑风暴中获得的创意整合成一张图,用以反映创意之间的共性与差异,激发新创意。 (演绎、扩散)
17、收集需求的工具:人际关系与团队技能(名义小组技术、观察/交谈、引导)
17.1、名义小组技术
头脑风暴产生的创意散乱无规律,通过投票排列头脑风暴中最有用的创意、排列优先顺序,小组成员各自先不通气(只是名义上的)。
17.2、观察/交谈
干系人难以或不愿意说明他们的需求时使用。
17.3、引导式研讨会
跨职能、跨部门召集主要干系人开会,定义产品需求。是快速定义跨职能需求和协调干系人差异的重要技术。实际应用的实例,像联合应用开发 JAD、质量功能展开 QFD、用户故事等等。